近年来人社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明确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鼓励其全面应用。以下是人社部发布的相关政策汇集:

一、明确电子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政策
2020年3月: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人社厅函〔2020〕33号),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这一文件首次明确了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为后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全面应用的政策
2021年7月:人社部印发《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人社厅发〔2021〕54号),进一步鼓励和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的全面应用。该指引详细规定了电子劳动合同的订立、调取、储存、应用等环节的流程和要求,确保电子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不可篡改性。
2022年9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实施电子劳动合同百城覆盖行动的通知》,旨在通过百城覆盖行动,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和劳动者依法规范订立电子劳动合同,优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这一行动标志着电子劳动合同的全面推广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地方人社部门的响应与实施
在人社部的政策指引下,近60个地方人社部门纷纷出台具体措施,推动电子劳动合同的普及应用。例如:
北京市:2020年11月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对电子劳动合同的订立、适用范围、具体实行措施以及应用场景做出了详细规定。
沈阳市:2020年11月发布《关于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试点单位,通辽市人社局于2023年3月1日率先签订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份电子劳动合同,并积极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全面覆盖。
随着人社部及各地人社部门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劳动者开始接受并使用电子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的普及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用工管理成本,还促进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优化和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电子劳动合同有望在更多领域和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劳动合同服务。
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章;智能合同;合同管理
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章;智能合同;合同管理
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章;智能合同;合同管理
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章;智能合同;合同管理
电子签章,君子签,电子签章司法证据效力,君子签电子签章司法举证,电子签章合同纠纷案例,电子签章司法存证流程,电子签章法律效力依据,企业电子签章维权案例,区块链电子签章司法认可
电子签章,君子签,远程办公电子签章需求,远程签约电子签章工具,君子签远程办公解决方案,异地团队电子签章流程,零接触签约电子签章,远程办公合同签署安全,电子签章适配远程办公软件
电子签章,君子签,中小企业电子签章解决方案,中小企业电子签章成本,君子签中小企业版优势,小型企业电子签章操作指南,低成本电子签章平台,中小企业合同电子签章案例,电子签章适配中小企业 IT 系统
电子合同、绿色能源、碳交易、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碳配额、数据可信、区块链
立即咨询
工作日:9:00-12:00~13:30-18:00
免登录,在线真人客服咨询
咨询后,回看咨询记录更方便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主动回访
帮助中心
关注我们
文件快速签署,产品动态即时了解
返回顶部